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needs attitude and even more technology
节能环保需要态度,更需要技术
——专访辽宁全大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总经理蔡陈华先生
China's economic construction is developing quickly in recent years, but to pay the huge cost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 become increasing-ly sharp.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harmonious living target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change the existing environment, energy conservation, ecological protec-tio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has issued the related policies of “energy-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
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迅速发展,但却是以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为了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存目标,改变现有的生存环境,节约能源,保护生态,中央出台了“节能减排”的相关政策。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都能够做到主动开展节能减排工作,为环境保护出一份力。但很多企业以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不要期待减排会给企业带来什么直接的经济效益,尽管我们要努力做好这项工作。”在迎接低碳时代到来之时,似乎我们的经济发展速度要放缓了。然而,有环保专家却不同意这一观点。作为辽宁全大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总经理蔡陈华,就环保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观点接受了本刊记者采访。
记者:蔡先生您好,您自2000年进入上海交通大学起,就开始了对环保科技的研究。这十余年来我国的节能环保状况您一定很了解吧,能为我们介绍一下吗?
蔡陈华:当然。其实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政府就已经开始重视节能环保问题了,在能源的使用效率上也是有很大的提高的。但相对于发达国家,中国综合能源利用率仍然不高,低了十个百分点左右,还是有待提高的。尤其是在重工业、能源行业、运输业等方面,能源的需求量会大幅提升。日后,供给不足的问题将愈发明显。
记者:在您看来,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在哪?
蔡陈华:这有很多原因。产业结构不合理是一方面,中国的产业结构中重工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偏低,持续的高消耗和高排放是造成我国巨大环境压力的原因。另一方面,节能减排给企业带来的成本增加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作为企业来讲,看不到直接的经济效益,就不会积极地施行节能减排工作,这也是我国节能环保事业推行受阻的原因之一。
记者:确实是这样。但我记得您之前提到过,节能减排与经济发展是不发生冲突的,甚至还会给企业带来额外的经济利益。这个具体怎么讲?
蔡陈华:这个是针对节能减排的新技术说的。举个例子,比如热能。在工业的生产过程中,有很多由煤、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所转化出来的热能,其实只有一部分得到了有效的利用,还剩下相当一部分余热会在嫩烧或加热之后因没有被充分利用而浪费掉,导致我国的能源利用率比较低。然而,如果我们采用一些新技术、新工艺,将过去被我们浪费掉的那部分热能加以转换和利用,就能够达到不仅降低了烟气的排放量,还能直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的功效。让鱼和熊掌可以兼得。
记者:2011年,全大公司为铁法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热电厂改造烟温控制调节系统的安装项目是否也是运用了这一原理?
蔡陈华:是的。为铁法煤业改造烟温控制调节系统这个项目,我们就是在工作锅炉里安装了一个余热回收利用装置——中兴相变换热器(ZXH),通过将锅炉尾部烟道余热的回收利用,节省燃煤量,降低发电煤耗,提高机组效率的。改造后的高温、高压煤粉炉,不仅大幅度地降低了烟气的排放温度,使大量中低温热能够被有效回收,产生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能保持金属受热面壁面温度处于较高的水平,远离酸露点的腐蚀区域,从根本上避免了结露腐蚀和堵灰,从而大幅度降低设备的维护成本,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
记者:但与此同时,不是也增加了相变换热器的维护成本?
蔡陈华:不会。中兴相变换热器的金属受热面最低壁面温度一直处于可控可调的状态,具有相当幅度的自我调节能力,能使排烟温度和壁面温度保持相对稳定,并适应锅炉的燃料品种以及负荷的变化,在保留热管换热器高效传热特性的同时,还能通过适时排放不凝气体有效解决相变换热器可能出现的老化问题,大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记者:像这种既能践行绿色环保,又能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发展循环经济的节能减排新技术,在推广应用时应该很受欢迎吧?
蔡陈华:在推广时确实会相对轻松些。首先要感谢地方政府对我们全大公司的信任,与我们签订了城市能源梯级利用设施特许经协议,将政府城市能源梯级利用项目的建设及在一个特许经营期内运营的特许经营权授予我们。另外,我们最大的优势是与客户的合作模式。因为我们对自己的技术有自信,所以我们采用了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客户可用减少的能源成本来支付全大公司的投资和回报。对客户来讲,这种合作模式的最大好处就是客户不用出钱或出很少的钱,就可以享受能源效率审计(节能潜力分析与审计)、节能项目方案设计、设备选型与原材料采购、施工、监测、培训、运营管理一条龙服务,保证节能效果,从而让客户避免了一系列资金和技术的风险,并可享受由此带来的节能减排的收益。合同期满后,我们还会将既有的节能设施无偿地转交给客户,最大程度上地保障了客户的利益,因此,很多企业都很愿意与我们合作。
记者:对于未来的发展,您有哪些规划?
蔡陈华:目前来看,节能环保新技术的研发与推行确实能够为企业带来最直接的经济效益,这也为低碳环保的绿色生活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我当然要继续坚守在这里,为研发新技术、新工艺尽我最大的努力。
记者:我们会期待您为我们还原的更纯净的生活空间。
蔡陈华:谢谢。
……
以上只为节选,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通过关注杂志杂志官方微信账号“睿鸷汇”阅读全文及其他更多精彩,或者直接订阅《睿智》